一、目的
1.以較輕鬆、正常的呼吸型態,使橫膈恢復到正常、有效的位置。
2.控制呼吸速率,用最小的能量來呼吸,減少呼吸肌的疲乏。
3.協助肺部組織的再擴張。
4.協助痰液的排除。
5.活動胸廓及其肌肉。
二、適用情形
1.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。
2.開心手術者。
3.胸腔手術者。
4.高頸椎損傷者。
三、如何執行肺部復健
(一)上肢復健
上肢復健主要是使肩膀、手臂與肩部肌肉運動,可增加胸廓通氣量,並可增加呼吸及上臂肌肉的強度及耐力。可分為無負重擴胸運動、無負重舉臂運動和負重舉臂運動:
1.無負重擴胸運動
(1)平躺或坐起
(2)雙手舉至胸前,使掌心相對(圖一)
(3)配合噘嘴呼吸運動,由鼻子吸氣,吸氣時將雙手向外直至擴胸180度(圖二)
(4)將嘴噘起,慢慢吐出氣體,吐氣時將雙手舉至胸前,掌心相對,緩慢吐氣乾淨(圖一)
(5)重複5次。
2.無負重舉臂運動
(1)坐起或平躺
(2)配合噘嘴呼吸運動
(3)雙手平直抬高過肩(圖三、圖四)
(4)左手平直抬高過肩(圖五)
(5)右手平直抬高過肩(圖六)
(6)重複5-10次活動
3.負重舉臂運動
(1)坐起或平躺
(2)配合噘嘴呼吸運動
(3)雙手握住等重水瓶(可用寶特瓶裝200-500c.c.裝水),雙手平直抬高過肩(圖七)
(4)左手舉水瓶,左手平直抬高過肩(圖八)
(5)右手舉水瓶,右手平直抬高過肩(圖九)
(6)重複5-10次活動
(二)下肢復健
下肢復健最主要是在改善活動的耐力,可分為抬腿運動、下床坐椅、踩固定式腳踏車、原地踏步運動和使用輔助物步行訓練:
1.抬腿運動
(1)平躺於床上,身體放鬆,雙腳伸直
(2)配合噘嘴呼吸運動,先由鼻子吸氣後,短暫停頓,噘起嘴再慢慢吐出氣體,吸氣時將左腳平直抬高45度(圖十)
(3)左腳平直抬高45度停住,約3秒
(4)吐氣時將左腳平直放下,緩慢吐氣乾淨
(5)換右腳做相同動作
(6)重複5-10次活動,可逐漸增加次數
2.下床坐椅
(1)由床上坐起,先在床緣坐3分鐘(圖十一)
(2)無頭暈、呼吸喘等情形,再下床坐椅子,必要時需有家屬陪伴在旁(圖十二)
(3)坐在椅子上約1-2小時
3.踩固定式腳踏車
(1)由床上坐起,先在床緣坐3分鐘
(2)無頭暈、呼吸喘等情形,再下床坐椅子
(3)在床上擺放固定式腳踏車,先將阻力調至最低,次數不限(圖十三)
(4)若呼吸平穩,無不適情形,則可開始增加腳踏車阻力
(5)踩固定式腳踏車,也可坐椅子踩腳踏車(圖十四)
4.原地踏步運動訓練
(1)由床上坐起,先在床緣坐3分鐘
(2)無頭暈、呼吸喘等情形,再下床,必要時需有家屬陪伴在旁
(3)扶著床緣或固定物(如椅背)原地踏步10-15次,休息5分鐘(圖十五)
(4)重複5-10次活動
5.使用輔助物步行訓練
(1)由床上坐起,先在床緣坐3分鐘
(2)無頭暈、呼吸喘等情形,再下床
(3)下床站立3分鐘,無頭暈、呼吸喘等情形,再行走,必要時需有家屬陪伴在旁
(4)行走時可用助行器或輪椅活動,以增加支撐力(圖十六)
(5)一次約走3-5分鐘(若呼吸平穩,無不適情形,則可開始增加時間)
(三)腹部復健
腹部復健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呼吸肌功能,進而減少呼吸短促及改善運動耐力。項目有抬臀運動、使用砂袋加壓腹部:
1.抬臀運動
(1)平躺於床上,先將雙腳伸直
(2)再將雙腳彎曲75-90度
(3)深呼吸,用腹部力量抬高臀部(以臀部離開床即可,不限高度)如圖十七
(4)抬高臀部後,緩慢吐氣放下臀部貼於床上
(5)重複3-4步驟,約3-5次(若呼吸平穩,無不適情形,則可開始增加次數及時間)
2.起坐運動
(1)躺於床上,先將雙腳伸直
(2)雙手交叉置於胸前,再將雙腳彎曲75-90度
(3)深呼吸,用腹部力量抬高頭部及肩部(以頭部離開床即可,不限高度)如圖十八
(4)抬高頭部及肩部後,緩慢吐氣放下頭部及肩部貼於床上
(5)重複3-4步驟,約3-5次(若呼吸平穩,無不適情形,則可開始增加次數及時間)
3.使用砂袋加壓腹部
(1)躺於床上時可用1公斤砂袋放於腹部(圖十九),一天三次,每次30分鐘
(2)坐立或站立時可利用腰帶或束腹帶來訓練(圖二十),一天三次,一次2小時
五、照護注意事項
(一)運動前:
1.執行運動時間應距離吃飯前、後一小時以上。
(二)運動中:
1.執行關節活動時,力量與活動範圍不可太大,避免造成關節受傷。
2.除非有疼痛情形,否則上下肢每個關節每天至少需要活動兩次,每次5-10下。
3.若出現疼痛、呼吸喘等不舒服之症狀,則應減少活動範圍,如果症狀加劇,則需馬上停止。
4.執行時,若肌肉僵硬,應緩慢進行並溫和操作,直到肌肉放鬆為止。
(三)運動後:
1.注意血壓、脈搏、呼吸的變化。
六、護理指導
(一)安排一天的肺部復健運動時,時間應充裕,避免衝忙使自己壓力變大。
(二)飯前、飯後及睡前1小時請勿運動,以免引起不適症狀。
(三)執行肺部復健運動時,可搭配輕柔音樂,保持心情愉快,使運動時更放鬆心情。
(四)執行肺部復健運動時,若無不舒服之症狀,可逐漸增加次數。
七、注意事項
1.運動前中後需測量病患的脈搏
方法:病患可將右手指和中手指輕放於左手腕外側(手心向上)尋找脈搏跳動的部位―即是脈搏,由於測量時運動強度減緩,心跳隨之下降,因此可計算10秒的心跳再乘以六,即為一分鐘心跳數。
運動前脈搏已超過100次/分,並有疲憊不適感,則應暫停該日的運動。
運動時測量應原地踏步,勿完全靜止,才能真正反映運動時的心跳數。
運動後十分鐘內,脈搏應可恢復休息狀態,若持續居高不下並覺得身體不適,應予醫師聯繫或儘快就醫治療。
2.採漸進式原則,運動量應慢慢增加。要由最低的運動量、時間及次數開始,然後慢慢的增加。
3.若運動時或運動後出現費力症狀,如胸悶不適、頸部、肩部、手臂或下顎有壓迫感或燒灼感、頭暈、昏眩、冒冷汗、噁心、嘔吐、呼吸困難、觸摸不到脈搏、發紫或嚴重蒼白等症狀,需立即停止活
動,若充分休息後症狀未緩解,可先行服用舌下含片並儘快就醫治療。
4.避免在太冷或太熱環境下運動,因太冷或太熱的環境會降低運動耐力。
5.避免在飯後兩小時內、飯前二十分鐘或服藥後一小時內運動。
6.運動前、中、後需補充充足的水分,以防脫水。
7.穿著輕便寬鬆的衣服及適宜的鞋子。
8.避免不平滑地面,小心運動傷害。
9.使用氧氣的人,在運動時,應將氧氣量調到醫師指示的流量下使用。
留言列表